• 官方资讯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联络客服
  • Tara PC端下载
  • 下载IOS APP
  • 下载安卓 APP
行业资讯

两会代表委员、产业专家、公司高管畅谈“新基建” 

    3月5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“扩大有效投资”指出,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,推进“两新一重”建设,实施一批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,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,发展现代物流体系。

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3月8日明确表示,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,今年将出台“十四五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拓展5G应用,加快工业互联网、数据中心的建设。

 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,“新基建”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随后,工信部赛迪智库在《“新基建”发展白皮书》中具体给出了七大领域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“新基建”,让包括资本市场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各方对“新基建”有了更多期待。

  近日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着重就“新基建”中的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中心、光伏、充电桩等被市场热议的五大领域,采访两会代表委员、产业专家、公司高管,请他们对正在崭露头角的“新基建”在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等,发表其独到见解与建议。

 

  5G

  探索新路径 尽快融入百业

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,丰富应用场景。统筹新兴产业布局。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,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,弘扬工匠精神,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。

  作为新基建的最大驱动力,5G在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已经展露新气象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北京移动为确保两会所有会场、驻地等核心地点实现5G全覆盖,在重点区域设立了重点基站、核心机房和其他网络设施设备。可以说,随着5G基站的大规模开通,5G应用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。

  数据显示,到2020年底,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71.8万个,5G手机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户。截至2021年3月5日,5G行业上市公司已达到263家,总市值为3.61万亿元。与此同时,5G公司表现出较高的业绩增长性,2020年5G行业上市公司预计净利润合计868.30亿元,同比增长331.47%,是“新基建”相关领域中的领头羊。

  不过,业内专家认为,当前我国5G的覆盖范围仍然不足,尤其在高铁上的运用更是存在很大拓展空间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联通集团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5G网络对高速铁路的营运生态尚缺少全面的覆盖支撑。“5G频率高、衰耗大,而高铁速度快、屏蔽强,因此高铁沿线的5G覆盖沿袭4G模式的做法将难以为继,需进一步研究相应的技术方案。”谈到面向高铁场景的无线资源利用的问题,他建议协调4家5G通信运营企业联合开展700MHz低频5G网络的共建共享,推进相关共建共享方案在高铁场景的敏捷应用。

  当前央视总台拟规划在京张高铁开办5G+4K超高清冬奥会体育直播节目,张云勇建议,在今后的推动中以此模式为基础,进一步围绕高铁场景,创立连接媒体、教育、文体、娱乐等的5G应用生态,探索依托新需求、新模式、新技术、新方案的建设路径,使重点项目、“名片工程”尽快落地,追求基于5G新基建带来的“一业带百业”的乘数效应。

  如何推动5G和经济社会民生百业深度融合,让更多国人用上、用好5G?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移动总经理杨剑宇称,产业升级对信息化的需求极为迫切,赋能传统产业网络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、叠加、倍增作用,需要加快“专网+人才+生态+平台+终端”的5G能力体系建设,推动5G尽快融入百业、服务大众。

 

  人工智能

  加大基础研究 加强人才培养

  在5G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,人工智能也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、学习方式,并推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全国政协委员、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进一步加强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建设,加快构建人工智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,帮助人们掌握新技能,实现高质量就业。”

  李彦宏建议,引导校企联合,支持龙头企业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,共同打造面向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的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、自动驾驶等课程;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新职业论证开发,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和推广,及时将新技术用于学生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评价中;在政府指导下,引导龙头企业、平台企业,研判产业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,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新业态新场景研究,设立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发展景气指数监测体系等,并及时发布人才需求预测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,在今年两会上他对人工智能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投入,项目示范和资金引导聚焦产业基础层薄弱环节;二是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,鼓励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先行先试,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;三是加强人工智能人才梯队建设,促进校企合作,培养以应用型为导向的人才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,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对《证券日报》表示,当前,智能制造已成为做大做强做优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突破口,是推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他建议,“以国家为主导、以企业为主体,联合培育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,破除装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,提供集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、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制造数据中心解决方案;加大工业软件研发投入,扭转智能制造‘大脑’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,同时研发若干可供选择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,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。”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人工智能已经深入整个经济社会和我们日常生活。也是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重要支撑,将会助力行业转型升级。”

(文章来源:证券日报)



历史记录
被规划的信息数据
2022-04-13
全球数字主权的擂台
2022-04-13
未来未来,把握现在,你向往的将在前方
2022-04-08
小时候的铁窗子
2022-04-08
帮客户搞定用户,才是好产品
2022-04-08
把回忆存档
2022-04-08
如何快乐的被割韭菜。
2022-04-08
信息的前世与今生
2022-04-07
“她力量”,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华章
2022-04-07
摩托罗拉王者归来,最大赢家竟是联想?
2022-04-06
至关重要!数据存储安全为科技强国助
2022-03-21
年终盘点丨2021大数据纪事
2022-02-09
分布式存储与中心化存储相比
2022-01-19
微信公众号内容向国外搜索引擎开放事件:我们要如何保护隐秘信息
2021-10-23
苹果的“背叛”:世界上真的再无数据隐私安全了吗?
2021-09-15
中元节,做好这些,身心安康
2021-08-23
继亚马逊之后,B站、建行也崩了?竟是服务器宕机惹的祸
2021-07-22
环时锐评:互联网公司须积极响应配合国家新近的监管行动
2021-07-12
滴滴被下架再次证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
2021-07-10
第四届基础特训营学员精彩分享集锦-下
2021-07-09
第四届基础特训营学员精彩分享集锦-上
2021-07-08
大数据时代,您的数据属于谁?
2021-06-19
新基建新机遇促进产业升级助力企业发展
2021-03-11
我们身边的“数字生活变革”
2021-01-29
新一轮“红利”,即将爆发!
2021-01-28
2021新年新气象
2021-01-03
有计算,就会有存储
2020-12-17
5G时代数据量爆发增长?
2020-12-16
紧跟新基建,布局新存储!
2020-09-28
数字经济引发数据激增
2020-05-13
数字经济迎来大发展
2020-05-04
百度网盘市场矛盾与用户难调解
2020-04-27
数字经济时代的“新经济”
2020-04-24
多家巨头放弃公有云,公有云热潮或将退去
2020-03-25
美团放弃公有云业务:5月底停止服务
2020-03-24
钉钉淘宝QQ纷纷奔溃,中心化存储服务弊端再现
2020-03-13
5G时代下的蒲公英
2020-03-12
金融学院长对疫情结束,经济走向的分析
2020-03-03
5G时代将要重新定义手机
2020-02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