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在说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科技板块是未来的趋势和机会,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,这些应用未来发展起来后,数据量也会呈指数级增长。
有数据就有存储需要,随着数据量增加,未来数据存储需求也会水涨船高。现有的云存储行业,基本都采用中心化的存储方式,但是中心化的存储方式真的安全吗?中心化存储与去中心化存储哪个更适合当代的发展呢?
首先需要明确,究竟什么是去中心化存储,以及中心化存储和去中心化存储有什么异同,下面用四个形象化的例子来说明。
有个出租车公司,车子平时停在车库里。当有用户需要用车时,需要打电话到出租车公司,然后公司统一派车。但如果车库是固定的几个地点,那么一些地区的乘客可能需要等很久车才会来。这时候滴滴公司出现了,私家车可以线上接单。因为私家车车主足够的分散,当乘客打开APP发起订单后,系统会调度最近的车主接单。
分布式系统的速度优势:集中式的管理虽然降低了系统成本,但同时也因为地点的单一和固定,牺牲了中远端的速度性能。
在滴滴出行问世之前,“黑车”一直是出租车车主们愤怒和无奈的存在。究其原因,就是出租车业务无法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,车辆少、费用高,这给了“黑车”们顽强不息的生命力。统筹车主并解决安全隐患这件事做成之后,“黑车”便成了滴滴,闲置在家中的汽车便成了市场出行需求的强力补充。既解决了双方各自的需求,也有效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率。
共建共享的模式优势: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能在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,提高资源的利用率,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为各方用户提供服务。
出租车公司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,更多的是采购油耗低,皮实耐用,性价比高的车辆,在满足出行需求的基础上一般不考虑满足舒适度等小众需求,就像90年代中国二三线城市的“三轮车”:我可以帮你送达目的地,但是我只能这么快。
分布式系统的成本优势:不必花费高昂成本堆积单个中心节点的性能,同时P2P网络还会有效降低单个节点压力,加速传输能力。
由于出租车公司是统一的出租车型,车上前后排没有阻隔。理论上,所有乘客乘车和聊天都会被行车记录仪监听到。而滴滴则开放各种车型,有的车主在前后排之间用隔音构造私人空间,带来舒适的私密体验从而获得额外的服务收入(区块加密能够起到保护数据隐私作用)。
综上,去中心化存储相比较于中心化存储,其优势表现在:
★ 去中心化存储地理位置更加分散,响应速度更快。
★ 支持P2P加速等技术,让文件读取更快。
★ 中心化存储可能出现资源闲置或者资源不足,无法很好地应对未来5G应用场景。
★ 去中心化存储,可以有效降低带宽成本。
★ 中心化存储,用户数据主权在服务提供方,隐私没有保障。
中心化的存储无法有效保证用户隐私
云存储服务安全事件频发:
2018年8月腾讯云丢失用户数据被索赔1101万;
2018年9月微软云Azur宕机18小时波及全球;
2019年3月阿里云华北区存储故障导致APP全瘫痪;
李小璐抖音草稿箱里视频被盗、Facebook用户数据被滥用等例子充分表明,中心化的存储无法有效的保证用户隐私。
因此,去中心化存储一定会登上历史的重要舞台。并且,存储市场的扩容,也决定了这块蛋糕注定不能被巨头垄断,以去中心化存储的方式,全民参与数字世界的建设一定是未来的趋势。
中心化存储的去中心化将是大势所趋
2016年美国云服务Dropbox发生数据泄露事故,影响近6900万账号。
2017年8月,美国芝加哥选举委员会称,在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器上,有180万个注册投票者的信息,包括姓名、地址和出生日期,被暴露在网上。
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问题,宣告着中心化存储的老去,所以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。
同时,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鲜血淋漓的现实,那就是:我们所使用的公有云存储会让我们的信息暴露在大众面前,丝毫没有隐私性。当事故发生时,我们只能自认倒霉;对巨头而言,他们也只是会送一份“大礼包”来补偿,这就是事实。那么我们想规避这种问题,进一步提高可靠性,怎么办呢?
蒲公英智能云目标是构建全球最大分布式存储基建网络运营商,打造一个更加开放、快速、安全的去中心化存储基建网络,利用“区块加密”技术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,同时把中心化的单点传输改变为P2P的点对点传输。Tara System必将让分布式存储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应用,为大家带来最好的存储体验。
5G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,新一轮的互联网变革即将开始,万物互联的时代已不再是口号,新的移动终端也不仅是手机,人工智能,智慧家居,VR,无人驾驶........而5G应用场景的建立都需要存储来配合,去中心化存储已是大势所趋。